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阿里巴巴 >
阿里钉钉创始人批评微信:损害了国家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2日 17:08:28 阿里巴巴 人已围观
简介在2016年亚布力论坛上,阿里钉钉创始人陈航探讨了微信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他认为,微信不仅是社交工具,更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花费大量时间...
如今,许多人每天在微信上消耗大量时间,刷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在阿里钉钉创始人陈航看来,微信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呢?
在2016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陈航于2月20日下午的演讲中,将钉钉与微信进行了对比,指出微信使人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并且难以专注于工作,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他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使用微信,在工作中使用钉钉。
同日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在论坛的提问环节中也提及了阿里与腾讯之间的社交竞争。他强调了对未来的探索,指出无论是来往还是钉钉,阿里都不会放弃。超越微信并非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微信的理念基础上,持续探索未来,这正是阿里公司的必要之路。
以下是陈航演讲内容的摘录:
各位好!今天我想说的主题是新技术与既得利益,我将简要介绍我们在创造钉钉的过程中遇到的新技术以及既得利益的挑战。
首先,回顾既得利益,正如吴鹰(主持人)所提到的,我们是阿里巴巴内部自创的项目,阿里巴巴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其内在的DNA决定了我们是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商业企业。公司的氛围十分浓厚,因此在我们设计来往的时候,运营的元素非常明显,每天都有活动,仿佛是在办双十一。然而,活动是一把双刃剑,若产品表现良好,活动能迅速提升销量,反之则可能导致产品快速失去市场。
我们选择独立运营的原因在于发现我们的文化基因需要改变。我们正在进行阿里巴巴的第三次创业,前两次分别是B2B和淘宝,构建买卖双方的供应链;第二次则是支付宝,小微金融领域,实现金融的互联网化。第三次则是钉钉,我们真正致力于产品的开发。我们的目标是创造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以产品思维为导向,这需要我们有一个独立的环境,因此在集团财务和人事方面都要求自主,而不受公司整体影响。
第二点是关于原创。在与美国同行的交流中,我们常会听到一句话,指责中国人特别擅长模仿,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中国的网络限制,使得美国的先进技术可以安心被“借鉴”。
我与中国许多企业的交流让我意识到,阿里巴巴的成就源于中国零售业的不足,阿里借助互联网和物流让消费者体验到了商品丰富性。如今,钉钉正面临巨大的机会,中国有4300万中小企业,平均存活年限仅为2.2年,而美国的平均年限则是7年。
美国企业在这7年内非常重视提升公司效率,这样才能激发整体创造力。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则拼命追求增长,关注生存之道。中国的软件行业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类似IBM的企业,正是因为整体的IT化水平较低,大多服务于金字塔顶端的公司。过去主要依赖纸质办公,而阿里巴巴则早已进入了云和移动办公时代,几乎所有办公事务均可通过手机完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