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阿里巴巴 >

中国超级APP的崛起:美国计划禁用微信和阿里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8日 19:17:06 阿里巴巴 人已围观

简介在过去几年中,超级应用程序在亚洲迅速普及,如微信、支付宝,以及东南亚的Grab和印尼的Go-jek。这些应用整合了社交媒体功能,同时提供支付、出行等多种服务,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

近年来,超级应用在亚洲地区获得了广泛的普及。例如,微信、支付宝,以及东南亚的打车服务Grab和印尼的共享出行平台Go-jek等。

这些应用不仅整合了Facebook的各类功能,还涵盖了美国许多专业应用的特性,例如Grubhub、Uber、Venmo、Airbnb、Lime和Slack。

本期的文章选自Medium网站,标题为《超级应用》(Super-ish Apps),从西方的视角探讨了中国超级应用的成功之道。

自2011年推出以来,微信已经吸引了超过十亿用户,且用户的活跃度相当高。

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天在此应用上花费四小时以上,其中有64分钟用于第三方小程序,甚至超过了Instagram的使用记录。

此外,中国93%的移动支付交易均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进行,前者有9亿月活跃用户,而后者有5亿。这一成功模式迅速被亚洲地区的其他应用模仿和借鉴。

这些平台通常提供各类小众服务,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用户可以在Grab上购买医疗保险,或在Go-jek上预约按摩服务。因此,这些应用被称作“超级应用”,给美国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之前,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强调,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能面向所有人,否则可能失去特定目标用户。

然而,实际上这些超级应用的目标用户群体是普遍化的,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它们是如何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这种成功的模式能在美国复现吗?

作者将现今的超级应用主要分为两类,分析其独特之处。

1. 普通版超级应用:一款集成多项相关功能的单一应用,一般通过连接支付功能来使用,例如Go-jek、美团和Grab。

2. 集成版超级应用:与第一类类似,但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在主平台上创建和发布内部应用或“小程序”。例如,微信和支付宝。

这些超级应用实质上能够作为操作系统,轻松接入用户所需的各种应用,从而节省手机存储空间。

这种模型得到了验证,例如,微信上大约有100万个小程序,而支付宝则有超过10万个。

本文中,作者着重讨论第二类超级应用,特别是中国这些应用成功的原因。

初期,微信提供社交功能,而支付宝则是第三方支付服务。

那么,为什么超级应用在亚洲取得成功,而Facebook没有突破社交壁垒?作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普遍因素。

一、隐私问题

尽管有观点认为超级应用的受欢迎源于中国消费者对隐私的淡漠,但这一论点并不充分。

现今的中国用户同样重视隐私,自2016年起,中国实施了网络安全法,该法律与欧洲的GDPR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涉及数据收集类别、用户同意和存储要求等内容。

不同隐私标准不能单独解释超级应用的流行,类似的隐私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美国科技公司受到诸如剑桥分析事件的困扰。

Tags: 阿里巴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