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阿里巴巴 >
阿里巴巴的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为企业节省数百亿开支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9日 19:46:36 阿里巴巴 人已围观
简介对于中国电商公司而言,1万亿元的GMV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压力。十年前,这一数字意味着他们每年需要向IBM、Oracle和EMC支付高达200亿元的采购费用,这笔开支甚至超过了他们自...
对中国电商企业而言,万亿元的GMV意味着什么?
回顾十年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意味着他们每年需要向三家美国公司IOE(IBM、Oracle和EMC)支出200亿元的采购费用。这笔费用甚至可能超过他们当年赚取的利润。
如果真的如此,中国的许多互联网巨头就会沦为美国公司的劳工。
然而,十年后的现实并非如此,故事要追溯到一位名为阳振坤的科学家。
数年前,他曾跟随王选院士学习激光照排技术。
而如今,他创造了全球首个真正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一、内部创业的波折
实际上,OceanBase在阿里巴巴立项之初便面临着夭折的威胁。
阳振坤在接受雷峰网采访时微微一笑,带着一丝湖北口音,言辞缓慢,似乎在掩饰事情的严重性。
但他十分清楚这项工作的意义:“假如当初我们没有启动OceanBase,后来的其他公司在构建数据库时就只剩下‘穿马甲’的选择——拿开源的产品将其改装后再推广。”
在阿里巴巴过去的一次战略会议上,“去IOE”这一战略主张得到了阿里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的强调,前述200亿元的开支正是他计算出来的。
之前的阿里CEO卫哲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提到,王坚为了增强说服力,还请来了已退休的CTO吴炯,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亚马逊与谷歌的情况,并用财务数据将1万亿元的GMV转换成所需的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等数量及总价。
经过计算,阿里的执行委员会全员对此表示认可,这一问题得以从高层得到解决。(有关当日讨论的精彩细节,详见《沸腾十五年》修订版。)
然而,仅仅说服高层并不够,底层的执行者们却都是Oracle和EMC的工程师,面对“去IOE”,无疑是要摧毁他们的饭碗,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怎么会支持呢?
在阳振坤启动OceanBase项目时,他听到的消极声音明显大于支持的声音。
作为创新者,他必须承受逆风而行的代价,如果无法成功抵达彼岸,他势必会遭到嘲笑。
两年的时间是阿里给阳振坤设定的期限,高管们为他撑腰的时间也是这两年。若能在这两年内获得成果,便会得到全力支持;若无法成功,他就将不得不离开。
肩负如此重压,阳振坤与OceanBase团队启动了他们的征程。
阳振坤设想构建的是一种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若成功,OceanBase有望为企业搭建新一代核心系统。
在OceanBase之前,Oracle主导的巨头们使用的是“集中式数据库”。若将数据库的处理能力与存储能力比作“马拉车”,集中式数据库的解决方案是增大“马”的能力,以此提高单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
然而,集中式数据库亦存在 some 限制。一方面,诞生于几十年前的集中式数据库难以应对迅速增长的容量需求。当“马”的增长难以追上“车”的速度时,系统崩溃不过是时间问题。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增加数据库能力,但成本也将显著上升。
Tags: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