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圈快讯 > 好文 >

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去年出口量仅次于日本和德国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3日 09:49:01 好文 人已围观

简介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持续上升,自主品牌也相继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即使面对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强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如比亚迪、蔚来和小...

中国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渐提高,随着多家自主汽车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了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增长。

即使是像日本和德国这样的传统汽车强国,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蔚来和小鹏,正逐步向这些汽车强国挺进。

据9月13日的报道,一个可能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重要趋势已经显现,那就是中国作为汽车出口大国的崛起。

在2021年,中国的汽车出口达到了201.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了101%,仅次于日本的382万辆和德国的230万辆,成功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了200万辆的里程碑。在2010年到2020年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因此许多业内人士将2021年视为中国汽车出口的开端。

在出口的数据中,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格外突出。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接近7万辆,占出口总量的7%;而2021年,这一数字跃升至31万辆,占比15.38%;而在今年的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达到了20.2万辆,占比高达16.6%。

在这快速增长的背后,特斯拉的贡献不可忽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自2020年10月开始了整车出口业务,2021年出口数量大约为16万辆,贡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量的一半。

然而,尽管剔除特斯拉的出口量,2021年的出口依旧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增速显著。

国产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强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专家指出,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进一步放大了中国在成本上的优势。

以电池为例,根据麦肯锡的测算,中国纯电动车型的续航成本约为21公里花费1万元人民币,而国际车型的这一数字普遍为11公里/1万元人民币。

从硬件的角度来看,电动车所需的零部件远低于燃油车,整车组装的难度大幅降低,类似于手机产业,中国在组装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Tags: 汽车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