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圈快讯 > 好文 >

中国为何称之为“航天员”而非“宇航员”?致敬巨匠钱学森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 19:30:28 好文 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的太空探索人员称为“航天员”,对应的英文单词是“Taikonaut”。与之相比,外国的太空工作人员分别被称为“宇航员”,美国使用“Astronaut”,而俄罗斯则称为“Cosmonaut”。这种...

你是否注意到,尽管都是进行太空飞行,外国的称谓是“宇航员”(美国的称呼为Astronaut,俄罗斯的则是Cosmonaut),而在中国,我们称他们为“航天员”,并为此设立了独特的英文名称“Taikonaut”。

你知道这个名称的由来吗?

在1967年的一次演讲中,钱学森深入探讨了古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并从中得到灵感,首次提出了“航天”这一概念。

他指出:“人类在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称为‘航空’,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飞行则被称作‘航天’。”

1970年7月,我国开始建设载人飞船的项目,而对于国外的称谓“太空人”和“宇航员”,钱学森表示:“我们还是用‘航天员’来称呼更合适,因为我们的领域有天、海、空之分,这样更为规范。”

事实证明,“航天员”这一称呼不仅符合我国的载人航天特点,也更贴近中文的表达习惯。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时,92岁的钱学森亲书贺词:“热烈祝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航天人致敬。”

值得注意的是,自神舟五号以来,所有成功归来的航天员都前往钱学森的家中,向这位中国航天的奠基人汇报他们的好消息,这一传统延续到他的去世。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推进,“Taikonaut”这一称谓逐渐被全球接受。比如,在庆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欧洲航天局便使用了“Taikonaut”。

目前,“Taikonaut”已被牛津词典收录,成为中国航天员的专用名词。

Tags: 中国航天  天文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