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圈快讯 > 人物 >

袁隆平之子接力“袁梦计划”!20 万亩水稻扎根盐碱地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16:31:27 人物 人已围观

简介5 月 22 日,袁隆平逝世,但其事业与精神将由儿子袁定阳继承。袁定阳已北上内蒙古,继续“袁梦计划”。...

以下是重写后的内容:

5 月 22 日,袁隆平离世,国士陨落,但他的事业与精神将得以延续。袁隆平之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已继承父业,奔赴内蒙古,继续推进“袁梦计划”。

袁隆平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学金融,次子学管理,唯有幼子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学习农业。

袁定阳生于 1970 年 3 月 14 日,1990 年考入广西农业大学(现广西大学)农业专业。1994 年毕业后进入当时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6 年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专业攻读硕士,1999 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5 年至 2007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袁定阳曾表示,对于他的事业,父亲并未指定,一切顺其自然,但袁隆平确实认为袁定阳可以学习农业,并且会尽力为他创造条件。

袁定阳认为,农业科技更实在,更有成就感,“超级稻亩产从 800 公斤到 926.6 公斤,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媒体评价称,袁定阳一向话不多,不喜说满话,性格内向,有些腼腆。

袁定阳的妻子是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段美娟研究员,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分别名为袁有清、袁有明。清代表雨水,明象征阳光,这两个名字是爷爷袁隆平所取。

目前,袁定阳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育种、水稻杂种优势理论与应用、第三代杂交水稻研发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 863 计划、省部级重大项目等 10 余项。

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 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 1 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发表科技论文 60 余篇,申请专利 20 余项(其中授权专利 10 余项)。

6 月 18 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一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成立。

同日,袁定阳与 10 名从事数字农业的青年来到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公布了“袁梦计划”二期,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兴安盟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水稻 20 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袁定阳表示,研究中心将借助“一中心一基地”这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规划的“袁梦计划”,力争 3 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 100 公斤;培育兴安盟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实现兴安盟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 3 年达到 20 万亩。

Tags: 水稻  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