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手机快讯 > 三星 >

手机性能究竟是否超过需求?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06:56:00 三星 人已围观

简介在讨论“性能过剩”时,可以参考PC市场的情况。当一款产品的性能超过用户实际需求时,就可视为性能过剩。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许多高配置的PC在...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是否存在“性能过剩”的案例。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便是我们身边的PC市场。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被视为“性能过剩”?当某款产品已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且其性能达到市场主流需求时,进一步提升性能却无法为消费者带来实质性价值,就可称为“性能过剩”。在此阶段,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购买意愿减弱,因为新旧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回顾PC市场的发展,自Windows 98问世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性能过剩”阶段。当时的硬件配置如奔腾III和AMD的Athlon 64,如今看来性能显著不足,但足以用于文字处理、简单图像处理以及运行对图像要求不高的游戏。而Windows 98的功能也已相当完善,能够上网、播放视频、听音乐等。

虽然Windows 98的性能已然充足,但其稳定性极差,频繁出现“蓝屏”死机现象。随后推出的Windows XP虽然在功能上改进不大,但在稳定性上有显著提升,因而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且存活时间最长的Windows版本——甚至阻碍了微软推广新产品的步伐。

如果不是由于新硬件驱动不兼容,且许多PC厂商如戴尔、惠普、联想等预装了Windows 7,可能还有很多用户不会主动升级到Windows 7。再看看Windows Vista,实际上是Windows XP这一成熟且稳定的产品的牺牲品。

消费者的反应实际上可以作为判断产品性能是否过剩的标准。“现在的机器似乎与以前的差不多?”这种反馈与当年Windows XP用户升级到Vista或7时的感觉类似,“好像没有太大变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ACDSee现在的版本已更新至15,但在公众心中,3.1版本仍被视为经典——它启动迅速,使用便捷,并具备简单的编辑功能,满足了消费者80%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用户升级到新版本。

不过,“性能过剩”并非绝对的。产品是否存在性能过剩与消费者需求息息相关。因此,当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变化时,产品自然会从“性能过剩”转变为“性能不足”甚至“性能短缺”。因此,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更为重要。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手机的功能逐渐分化已成必然,但保持长时间的无线连接会极大消耗电力。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手机的期待或许早已不再是功能和性能,而是电力的持久性。因此,我相信,在未来的智能手机竞争中,能够推动能源储存技术和节电技术突破的企业及其产品,极有可能脱颖而出。

此外,自第一代iPhone上市以来短短五年,为何智能手机的“性能过剩”出现得更为迅速?这与PC作为耐用品、消费者更换周期通常在3到5年不同,手机被视为快消品,大多数消费者每年都会更换。这种产品本质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两者迭代的速度。

Tags: 苹果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