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手机快讯 > 三星 >
技术之美:三星3D闪存的堆叠揭秘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8日 15:15:48 三星 人已围观
简介三星已成功推出两代独特的3D立体堆叠V-NAND闪存。这一技术突破在微观半导体层面并不简单,远非简单的叠加结构。尽管三星之前发布了大量V-NAND的技术信息,但其具体实施细节仍引发关...
三星已成功推出了两代3D立体堆叠的V-NAND闪存,技术独树一帜,那么三星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成就的呢?在微观半导体的世界里,立体堆叠技术的复杂程度超出了简单的积木拼搭。
尽管三星之前提供了大量关于V-NAND的技术资料,但那些内容多为表面介绍,而ChipWorks则深入挖掘了其中的核心技术。
闪存技术可以追溯到1971年,在接下来的35年中一直使用浮动栅极,之后转向电荷捕获技术。而三星的突破则在于将存储电荷的氮化硅层(称为SONOS单元——Si/SiO/SiN/SiO/Si)竖立起来,利用多晶硅圆柱作为基础,其他层围绕这个柱体进行排列。
在这个结构中,字线(wordline)变成了水平层,而位线(bitline)则连接在多晶硅圆柱的顶部,选择栅极通过顶部和底部的导电层形成。
三星表示,钨被替换为金属栅极,构成了24层字线、2层虚拟字线和2层开关栅极,共计28层设计。
图中显示的阻隔层(blocking layer)位于金属栅极与氮化硅之间,表明电容耦合层采用了高K电介质,而非传统氧化物。
V-NAND等立体堆叠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对各种层进行蚀刻,以及为氮化硅圆柱通道开孔、分割字线的开槽、进行字线的穿孔等操作……实际上,这种堆叠结构涉及到大量的蚀刻工作。
然而,既然已成功推出第二代产品,这说明三星已解决了这些难题。
接下来,咱们来深入了解芯片内部的结构。
这是V-NAND的裸片照片,表面看似普通,但左侧部分值得关注。
这是裸片上的标记:结尾的A表示第二代,DG通常代表容量为128Gb,但实际容量约为86Gb(在128GB的固态硬盘中有12片这样的裸片)。
三星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描述的128Gb裸片,面积约为133平方毫米,但这里的面积仅为85平方毫米,从而使存储密度从0.96Gb/mm2提升至0.99Gb/mm2。
接下来,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侧面,更能揭示立体堆叠的巧妙设计。
从这张图中似乎看不到任何字线层的穿孔。
放大来看,左侧数据则展示了堆叠阵列,字线中间填充的材料为钨(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