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微软 >

谷歌与IBM争夺IT领域新霸主地位,微软与苹果落后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2日 18:41:34 微软 人已围观

简介在个人电脑时代,微软与苹果的竞争备受关注。苹果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赢得认可,而微软则凭借其操作系统的广泛兼容性占据优势。这使得苹果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挑战,处于相对劣...

根据报道,在个人电脑的时代,微软与苹果的竞争吸引了业界的高度关注。苹果的产品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受到赞誉,而微软的操作系统兼容性则使其产品更具优势。这种差异使苹果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在1997年不得不接受微软的投资。

然而进入后个人电脑时代,苹果重整旗鼓,重新崛起。其不同产品线之间的无缝整合能力成了其成功的核心要素。苹果的产品不再仅仅是工作工具,更演变为时尚的象征。这使得苹果超越微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企业。

当前,微软与苹果的竞争已告一段落,而谷歌与IBM之间的对抗却愈加激烈。这是一场截然不同的商业竞争,因为它们面向的市场和客户各不相同。实际上,这种竞争更像是一场技术较量,而非市场份额之争。正如曾经微软和苹果的较量,谷歌与IBM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将决定科技如何重塑我们的未来。

认知时代

1996年2月10日,IBM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成功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格里·卡斯帕罗夫,改变了人们对计算机的看法。再过15年,2011年,IBM推出的Watson在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人类对手,展示了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谷歌也在默默推动进步。今年3月,谷歌的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犹如20年前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般振奋人心。

至今,两家公司在开发机器认知技术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IBM专注于为医疗等特定行业开发系统内核,助力开发者在应用中利用该技术。而谷歌则选择了将其认知技术完全开源,主要用于自身的产品中。

毫无疑问,两者在机器认知技术领域的竞争将持续进行。能够研发如此深度学习技术的企业少之又少。虽然像Facebook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也具有研发能力,但目前为止在这方面的进展有限。

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

此外,量子计算也是两家公司争夺的焦点之一。去年12月,谷歌在其博客上宣布其量子计算机成功完成了1亿次特定问题的相关运算,这被视为量子计算技术的一大突破,尽管该技术的实用化进程仍未明朗。

近期,IBM也宣布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例如对量子比特在晶格内的排列及相应的错误检测,这对开发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至关重要。此外,IBM还通过云服务向公众提供模拟量子计算的功能。

与深度学习类似,量子计算领域也有众多其他公司参与竞争。例如,总部位于加拿大的D-Wave公司已经研发出一台量子计算机,尽管该公司得到了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和美国中央情报局风险投资公司In-Q-Tel的投资支持,但其量子计算的成果也饱受质疑。

总体而言,谷歌和IBM在量子计算领域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Tags: 微软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