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微软 >

微软出错,导致Linux无法启动:更新引发问题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3日 15:07:16 微软 人已围观

简介微软的一次更新引发了Linux用户的不满,许多人在安装更新后发现自己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这一问题主要影响了那些使用Windows和Linux双系统的用户,导致他们的Linux系统出现突发故...

微软的一次更新意外影响了Linux用户。

许多使用Linux系统的用户反映,安装微软的更新后,他们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受影响的用户主要是同时使用Windows和Linux双系统的群体。

这一突发的启动问题令众多用户感到焦虑,并纷纷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

在Reddit及多个Linux论坛上,类似情况的反馈如潮水般涌现。

事态发生后,有网友感慨,微软不可能为Linux进行全面测试,使用虚拟机实现双系统配置会更稳妥。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认为此次事件并非偶然。

早在之前,微软就曾试图通过安全启动功能阻止Windows 10用户加载其他操作系统。

作为应对措施,微软推出了WLS,以便在Windows环境中运行Linux子系统,满足部分用户的双系统需求。

修复漏洞的同时,Linux用户却遭殃

此次事件直接影响的是安装了Windows和Linux双系统的用户。

更新后,这些用户在尝试启动Linux时遭遇错误提示,显示“出现严重错误”。

错误信息为:Verifying shim SBAT data failed: Security Policy Violation. 也就是说SBAT自检失败:违反安全策略。

△图源:Reddit/paku1234

多个Linux发行版如Debian、Ubuntu等无论新旧均受此影响,连U盘和光盘启动也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微软推出的一项新补丁。

该补丁修复了两年前被曝光的一个重大漏洞,代号为CVE-2022-2601,CVSS等级为8.6(满分10)。

该漏洞与开源引导程序GRUB有关,该程序被众多Linux设备用于启动。

黑客能够利用这个漏洞绕过安全启动机制,该机制旨在确保操作系统在启动过程不加载恶意软件或固件。

微软在CVE-20220-2601的公告中提到,针对该漏洞的更新将引入SBAT机制,这是一个用于保护Linux启动路径的措施。

通过这一更新,可以降低Windows设备遭遇利用该漏洞的GRUB程序攻击的风险。

微软曾声称,该更新不会影响装有Linux的设备。

△早期GRUB界面

Tags: Linux  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