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手机快讯 > 微信 >

老人的“圈地运动”:微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7日 15:54:07 微信 人已围观

简介北漂小伙张明为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其微博一夜被转上万次,获赞无数。...

今早看新闻,你肯定会见到北漂小伙张明给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这则故事。他的微博一夜之间被疯狂转发数万次,收获了无数赞美和感动的评论。 给父母写科技产品使用指南,或许是很多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都有过的举动。几年前,我去北京工作,临走前也把家里的电脑整理了一番,还手写了从开机到联网再到使用 IM 视频聊天的图文教程,让父母放在手边参考。我的一个朋友,给家人买了手机后,还花了一两天时间安装适合老年人的应用,调整界面布局和字号,思考怎样放置图标更合理,他还乐在其中。 这与其说是一件值得万千微博转发的感天动地的事,不如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想和父母更直接地保持联系,除了传统的电话和短信,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 这件事之所以被热转,除了引发了人们的善心、对父母的思念与愧疚之情外,还有一些原因,触动了那些还没想过要让父母进入自己“私生活圈”的人。 一场年轻人的“圈地运动” 不知你是否有一丝熟悉的感觉,当年微博风靡一时,也把我们的父辈、姨妈、姑姑等吸引了过来。很多年轻人选择避而远之,谨言慎行,甚至为了掩人耳目开小号。 美国的社交巨头 Facebook 也有类似情况。根据 Pew 的数据报道,年轻人正在逃离 Facebook,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以及年长的人也在使用该服务,能看到他们的私生活。 这些互联网产品本来是为年轻人设计的,就像一场社交媒体的“圈地运动”,也像一场派对,入场券是你的青春。 同样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只是产品不同而已。 一个被忽视的市场 这条新闻反映出的,还有老年人电子产品市场被忽视的问题。我们来看一组来自 NNGroup 的有趣数据。 数据显示,60 岁以上的老人在使用互联网服务和新科技产品时,学习速度比年轻年龄段的人慢 43%。有 45%的老人在需要自己探索新功能时会感到犹豫和焦虑。 很多人还会轻易因为不理解如何操作或获取信息,甚至是不习惯网站、产品的改版而放弃使用。90%的老人会因为使用遇到困难而自责愚蠢或跟不上时代。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精神打击。 在美国,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Boomer 一代)已经为市场带来了 2300 亿美元的规模。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外一些专门针对老人的科技产品(包括我外婆一直钟爱的屏幕字体巨大的功能机),但国内这类产品还很少,还无法满足老年人对互联网和科技产品的需求。你的外婆想使用智能设备?很多时候是设备让她的眼睛和手指难以驾驭,或者,她觉得界面太复杂,很快就放弃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朋友那样愿意花一两天时间为自家老人调整手机应用和界面布局,让他们更方便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圈。

Tags: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