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手机快讯 > 微信 >
别再魔怔于微信群发“好友测试”了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3日 11:06:25 微信 人已围观
简介微信朋友圈近期十分忙碌,用户们先是忙着围住神经猫,后又专注辨识小色块,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神有问题,还没休息,这两天又有新的活动。...
近期微信朋友圈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先是不遗余力地围住神经猫,接着目不转睛地辨别那些微乎其微的小色块,最后还对自己的眼神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这两天又被群发好友验证的抱怨声刷屏了。
也不知道是哪位惊才艳艳的奇人异士发现,通过微信群发可以验证对方是否把自己删除,是否友尽。于是,很多人如获至宝,开始疯狂地向好友群发验证信息。一时间,整个微信都被这种行为所弥漫,自以为找到了一种快捷的验证方式,实则适得其反。
估计很多群发的人都觉得,群发个消息,最多就是造成一点骚扰,但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反感,甚至一度暴露了自己智商的下限。但更可悲的是,这种做法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群发属于系统消息,不会对对方是否能接收到信息进行反馈;只有一对一地发送信息才有效。
这样做,不仅不能验证好友是否存在,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愤怒,进而被对方主动删除。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一个看似很小的验证行为,为何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如此反感?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不懂社交
基本可以确定,群发的人不太懂社交,或者说不在乎社交。如果很在乎社交关系,还这样做,那几乎就是在秀智商下限。因为:社交关系是不能测试的。
很多人会说,想验证也很简单啊,看能不能看到朋友圈内容基本就能判断是删除还是屏蔽了吧,但很多人连这都懒得去做。搞个群发,基本上就是向对方赤裸裸地宣告,你删我没啊,你要删我,我就马上删掉你啊。这对于那些本来就不太熟悉的人来说,是多么的不通人情世故。
2. 脆弱的关系链
微信的好友关系,最初是通过通讯录导入,发展熟人关系,后来通过 QQ 关系链引入,关系进一步稀释。再后来,则是在微信内部,比如通过微信群添加好友,以及通过线下的各种活动,结识了不少人。但总的来说,朋友圈里的很多好友,都是没见过面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
从整体来看,微信的关系链以半生不熟的弱关系为主,粘性不强。处理得好,可能会发展成熟人;处理不好,则会沦为陌生人。因此,关系非常敏感和微妙,可能因为一个观点,甚至一个嗜好不同,就会取消关注,沦为陌生人。
诚然,对于非常熟悉的人,相信也不会群发验证,发了也可以当作一个玩笑。正是基于这种半生不熟的人群,才有这个需求或忐忑之心。但却忽略了,这类人的关系是极其脆弱的。
3. 没有社交
我看到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的截图,有个人在去年加了他,然后自此无话,微信没有任何交流,突然在前两天发了这个群发验证的东西……你说,这样的好友,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由于微信好友的限制不能超过 5000 人,有不少人在纠结,苦于如何清除一些劣质好友。
另外,也有很多人都有优化朋友圈的想法,但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个群发信息一到,简直是自己送上门来……终于不用苦心竭力地选择了,直接来一个删一个。
所以,这样做真的是太唐突了。
4. 社交的核心——尊重和价值
社交的关键在于尊重,基于尊重产生价值,才能使关系更进一步,否则只会越来越疏远。想群发,既不尊重别人,又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还非常唐突,不被删掉才怪。
一个稳定的社交关系,一定是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受益。说到利益,也不一定非得是金钱或物质关系,精神上的依赖和认可也可以视为一种利益关系。总之,要让人有所依托,欲罢不能。如果你在别人的朋友圈中可有可无,那么关系就会非常脆弱。
基于对别人的尊重,然后彼此之间产生价值,这才是深化社交关系的核心要义,社交关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这种粗暴、简单的方式真的是弊端多多。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搞微信好友群发验证,大概是缺乏自信的人,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杀兼自取其辱。”一个朋友是这样回复的:“是的!他们验证完我就送了他们一句话,然后把他们删掉了。那句话是:'好的,你可以走了'”。
所以,那些群发的人,别再执迷不悟了。
上一篇:微信阅读量背后的利益链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