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硬件测评 > 硬盘测评 >

TLC闪存使用寿命再分析:仅限1000次擦写循环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10:09:10 硬盘测评 人已围观

简介三星840系列固态硬盘标志着消费级产品中首次使用TLC NAND闪存,开启了新的时代。文章深入探讨了TLC闪存的原理、架构技术以及相应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对这种新型闪存的全面理解。...

三星840系列固态硬盘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首次在消费级产品中引入了TLC NAND闪存。我们此前已详细探讨了这种闪存的原理、结构技术以及三星840的性能与可靠性。今天,我们将关注TLC闪存本身的寿命问题。

可惜的是,没有任何厂商对TLC闪存的可靠性进行公开说明,推测其编程/擦写循环(P/E)次数大约为1000-1500次,而20/25nm MLC约为3000次。同时,三星不像英特尔那样提供具体的闪存写入量,加上写入放大的影响,使得我们难以了解实际写入了多少数据。

然而,有一种替代方法可以尝试:对写入队列深度为1的不可压缩128KB持续数据进行测试,计算每次测试的损耗均衡计数(WLC,类似于英特尔的MWC媒体损耗指示器)。通过已知的平均写入速度和测试持续时间,可以大致推算出写入数据的总量。另外,由于较大块数据是连续写入的,因此碎片化问题几乎不存在,写入放大系数大致接近1x。

我们以一块三星840 250GB的固态硬盘进行测试,获得的结果如下:

- 写入数据总量:92623GB

- WLC消耗量:34

- 估算P/E总次数:1064次

- 估算可写入总数据量:272420GB

这意味着TLC NAND闪存的编程/擦写循环数量确实只有大约1000次,250GB的固态硬盘终生可写入的数据量约为270TB。

当然,当WLC达到零之后,三星840仍可能继续运作,最多可以再使用20-30%的时间,但前提是它的表现与Intel MWI相似。

虽然1000次的编程/擦写循环听起来不算理想,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并没有想象中可怕。一般用户平均每日的写入量通常不会超过10GB,假设写入放大系数为3,对于128GB和256GB的MLC固态硬盘而言,其总体使用寿命大约为35.0年和70.1年,而同容量的TLC硬盘寿命则为11.7年和23.4年。

即使每日写入量达到30GB,256GB的TLC硬盘也能支撑7.8年,这足够日常使用了吧?

此外,所有S.M.A.R.T.属性的显示通常比较保守,因此即使WMI与WLC都达到零,你的硬盘也不会立刻停止工作。例如,在著名玩家论坛XtremeSystem上,有一块三星830 256GB固态硬盘,累计写入量接近6000TB,而WLC早在828TB时就显示为零,实际使用寿命达到了理论值的七倍多!

 

Tags: 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