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硬件测评 > 硬盘测评 >
感受速度之魅:SATA-E技术与性能展望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15:50:25 硬盘测评 人已围观
简介SATA 6Gbps已限制高性能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转向PCI-E接口成为必然选择。然而,SATA-IO组织已制定了解决方案,即“SATA Express”,以助力突破这一瓶颈,推动SSD的进一步发展。...
SATA 6Gbps已被视为现代高性能固态硬盘发展的制约因素,限制了其读写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转向PCI-E接口似乎是一个必要的选择。实际上,SATA-IO组织早已提出了一项解决方案,名为“SATA Express”(简称SATA-E)。
这一技术标准于2013年初首次提出,并在八个月后正式发布,作为SATA 3.2标准的一部分。它创造了一种新型接口,将SATA与PCI-E结合,利用两条PCI-E信道。如果采用PCI-E 2.0时,理论带宽可达1GB/s,考虑到损耗,实际可用带宽为800MB/s。
选择PCI-E 3.0后,理论带宽将翻倍,且由于编码机制的改进,从8b/10b转变为128b/130b,带宽损失率也大幅降低,从20%下降至1.5%。在相同的两条通道下,有效带宽可达到1.97GB/s,接近2GB/s。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在企业级领域已拥有带宽提升至12Gbps的SAS,为什么不直接在桌面上实现SATA 12Gbps?这主要是因为如此一来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届时市场需求可能已发生变化,另外所需进行的变更过多,造成的高成本和低效率使得推进这种方案无法与转向PCI-E的经济性相提并论。
许多人或许尚不清楚,还有一种类似的接口技术“SFF-8639”,二者在针脚的物理布局上完全相同,但 SFF-8639 提供了更多信号和数据通路,能够支持最多四条PCI-E通道,其最高带宽可达到4GB/s,但主要应用于高端企业领域。而SATA-E则更侧重于消费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PCI-E固态硬盘的普及速度将不及SATA 6/3Gbps,原因包括经济状况、市场需求及平台的过渡等。不过,SATA-E设备的成本预计将低于传统PCI-E扩展卡,从而更能吸引高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