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硬件测评 > 主板测评 >

打破30MB/s限制!USB 2.0速度实测提升揭秘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5日 11:20:58 主板测评 人已围观

简介USB传输规范自1998年发布的USB 1.1开始,旨在连接计算机与电话,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数据交互。这一规范为移动领域提供了新的经济且便捷的通讯解决方案,促进了人机数据的融合与发展...

USB传输标准的发展历程

1998年,USB 1.1标准正式推出,该规范主要用于连接电脑与电话,以实现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移动领域内人机数据的交流,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实惠且便捷的通讯连接方案。

由于传输速度的限制,USB-IF组织在2000年4月发布了新一版的USB 2.0传输标准,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480Mbps。得益于热插拔的便捷性和更快的数据交换速度,该标准迅速被广泛采用。

如今,USB 3.0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基于2008年发布的标准,在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后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Intel和AMD的原生USB 3.0芯片组控制器已成为主流,而其他第三方芯片厂商的机会逐渐减少。

在USB 2.0向USB 3.0的过渡中,由于多重原因,许多人仍在使用USB 2.0。理论上传输速度可达到60MB/s,足以满足大部分数据传输需求,但由于协议及编码方式的欠佳,实际最高速度常常被限制在30MB/s左右。本文将分析USB 2.0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方式,探索提升USB 2.0传输速度的可能途径,以最大程度缩短数据传输所需时间。

USB 2.0:无法并行的BOT协议

尽管USB 3.0的推广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大多数现用的USB主控制器及终端依然基于USB 2.0标准,这限制了很多高速设备无法享受5Gbps的带宽。

我们知道,USB 2.0的理论传输速率为480Mbps,约合60MB/s的数据传输带宽,但实际使用中,由于传输协议(单一的Bulk-Only Transport)和编码方式的影响,速度限制在35MB/s以下,理论带宽的利用率仅为一半。

基于此,USB 3.0的设计在USB 2.0基础上增加了两条数据总线,并为了保持向下兼容,仍保留了一条USB 2.0的传输链路。在协议方面,USB 3.0支持除了传统BOT协议外,新增了USB附属SCSI协议(USAP),以充分发挥5Gbps的带宽潜力,尽管目前能够达到该速率的设备仍然有限。

传统的BOT协议自1999年USB 1.1标准问世以来就已存在,USB设备在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命令。尽管在USB 2.0时代设备的传输速度有了显著提升,但BOT协议并未得到改进,这时BOT协议的速度限制问题愈发明显,大量数据交换亟需新传输协议的支持,因此USB-IF组织将SCSI与USB结合,推出了新的USAP协议,支持多命令的并发执行及NCQ队列功能,从而显著提高了传输效率。同时,由于支持USAP的控制器通常配备独立内存模块,使USB数据传输对CPU的依赖显著下降。

Tags: U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