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圈快讯 > 最新 >

充电时应优先连接手机还是充电器?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3日 15:03:11 最新 人已围观

简介手机电量的剩余情况对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催生了多种充电技术和产品,如无线充电、快速充电和持久耐用的电池。这些创新满足了人们对手机持续使用的迫切需求,体现了手机在生...

在现代社会,手机的电量状况对于许多人来说,真可谓“生死攸关”。

由于人们对手机充电的迫切需求,市场上纷纷推出了各种新奇的充电方式:无线充电、超快速充电以及能够持续一周的高容量移动电源。

但在这琳琅满目的选择中,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手机充电方式呢?

手机是否应充到满再用完再充?

关于充电,有些流行的看法是:手机电量必须完全耗尽后再充,并且每次都需充到100%,这样才能保护电池,随时充电会降低电池寿命。

其实,这些观点显得有些过时。

早期普遍使用的镍镉电池,由于其原材料氢氧化镍和镉具有明显的缺陷,如记忆效应。

简单来说,若多次没有将电量用尽、也不充满电,电池就会“记住”这些充电和放电时的状态,导致实际电池能力下降。

如今,像镍镉电池这样因重金属污染、体积大和能量密度低的电池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锂离子电池。

智能手机普遍采用锂离子电池,它相较于镍镉电池有诸多优点,包括:更高的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在相同的体积或重上,可以储存更多的电量;记忆效应几乎不存在,即使不充到满电拔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保养与镍镉电池的原则相反:应该避免在电量耗尽时充电,也不需要每次都充至满电或者深度放电。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充电的周期有关,每完成一次100%的充电,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循环的次数越多,电池的寿命降低得也就越明显。

研究表明,经过250次充电循环后,电池的容量已经显著下降。

而在经历300到500次循环后,电池的有效容量会下降到原来的80%。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研究显示,当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深度充放电时,其正负极材料结构可能受到破坏。锂离子电池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移动进行工作,一旦它们活动的空间变得有限,电池的容量自然会下降。

因此,相较于“充满再放”,现在的手机更适合采用“多次少充”的充电习惯。

除了充电前后的电量管理,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也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

是先将插头插入电源,然后连接手机,还是先将数据线连接手机,再插入电源?

答案是:前者。

尽管都是充电,这看似微小的差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Tags: 充电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