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腾讯 >

“微信时代的陨落”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9日 09:44:47 腾讯 人已围观

简介过去一年,微信用户数连续突破1亿、2亿,接近3亿,以其快速增长和创新,助力腾讯进入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微信的商业潜力已经超越传统即时通讯功能,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年,微信相继突破1亿和2亿用户大关,接近3亿,凭借其迅猛的增长和创新,助力腾讯赢得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场券”。如今,微信的商业潜力已不再局限于即时通讯工具,甚至社交应用,而是发展成为涵盖媒体、电商、运营商及游戏等多元化的“微信帝国”。

阳光照耀着微信的发展。

而在微信的光环之下,还有一群被称为“微信们”的产品:米聊、Talkbox、新浪微友、移动飞聊、360口信、MM、友信、速聊等。

尽管2011年的千信之争仍在热议,2012年“微信们”却相继面临死亡或几近灭亡的困境,这并不令人意外。

非破坏性创新

微信源于广研,在腾讯内部众多类似产品中杀出重围,今年超越QQ实现了成功的飞跃。因其出色表现,广研在后来的腾讯重组中也获得了优越的地位。

白鸦曾强调这一结构的重要性。“如果微信只是腾讯本部的产品,而没有在广研的独立团队下研发,腾讯可能不会如此轻松地赢得这场竞争,或许只是小有成就。”

正是因为没有QQ团队的牵绊,微信才得以追赶并革命性地超过QQ。

最近,移动等运营商也意识到微信的威胁,几乎可以说自作自受。中移动去年10月推出飞聊,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飞聊是归属于飞信的体系。“由于投资不足,用户数量远远落后于飞信。”一位前飞聊的产品经理表示。飞聊在用户量和收入上与飞信不能比,更无法实现对飞信的颠覆。作为一款更具移动互联网基因的Kik应用,如果获得飞信的用户,飞聊将会如何呢?然而,马化腾曾要求手机QQ每天向安卓用户推送500万个提示。如今飞聊已沦为飞信体系的边缘产品,着重于PC端,确实令人感到惋惜!

如果说飞聊与运营商的基因不搭,那么新浪的微友又该怎样呢?微友和飞聊的症结其实雷同。它于去年的12月在新浪微博的辉煌期上线,是新浪众多应用里的其中之一。不论微博经历何种高低,微友都注定无法颠覆微博,尤其是在微博正积极进行社交探索的情况下。微友从未受到重视,年底更因抄袭陌陌而闹出丑闻,沦为转型交友工具。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指出,独立于主流机构的创新对于破坏性技术的开发极为重要。“创建一个独立的机构,使其面对需求破坏性技术的新兴消费者,成功的机率远高于在主流机构下的开发。”他认为,如果新的机构按照主流机构的规则运营,将难以构建自身的价值网络。

先行并不等于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先行优势曾被广泛推崇。然而,米聊因后起的微信逆袭,结果一蹶不振。

米聊于2010年12月发布,比微信早近两个月,开创了Kik+Talkbox的模式。2011年本应是“米聊年”,却变成了“小米年”。如今的巨大落差让人唏嘘。林斌曾拍胸脯宣称要颠覆手机QQ,如今却成了雷军口中的“生存奇迹”。雷军将失败归咎于没料到腾讯两个月后推出了微信,这无疑是避重就轻。

Tags: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