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腾讯 >

投资阿里巴巴的机会已经错过,你们是否心如刀割?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1日 11:09:43 腾讯 人已围观

简介马云回忆起15年前首次来美国时,因寻求200万美元融资而遭到3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拒绝。今年他再次来到美国,希望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反映出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不断追...

“我在15年前来到美国时请求200万美元,但遭到3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拒绝。现在我再次来到这里,只想多争取一些资金。”这是真实发生在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身上的故事。实际上,除了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国内也有不少对阿里巴巴的现状视而不见的投资者和机构。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阿里巴巴的投资者的背景: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在主要股东方面,马云持有8.9%的股份,日本软银占34.4%,雅虎则拥有22.6%,两家境外机构的股份总和达到57%。这也说明了马云为何一直在强调合伙人制度,因为从股份的分布来看,马云实际上只是一个小股东。

在小股东中,主要是各类境外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数据显示,阿里的第一笔天使投资金额为500万美元,这笔投资是由高盛联合美国、亚洲和欧洲的其他投资公司如瑞典的Transpac Capital Investor AB和新加坡的技术开发基金共同投资的。

这些投资者构成了阿里巴巴的核心投资方。据了解,阿里在2000年前后曾主动寻求多家风险投资的合作,但由于对互联网泡沫的恐慌或对阿里商业模式的不理解,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如今,这无疑已经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决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公司错失了投资阿里的机会。

1、错失良机的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旗下有四家投资机构,分别是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前身为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乐基金。其中阿里巴巴的团队曾拜访过君联资本(当时称为联想投资)

时间大约在2003年前后。当时,阿里提供了相对优厚的投资条件,但众所周知,那时互联网泡沫刚刚破裂,而联想的互联网业务(如FM365)也接连遭遇困境,因此选择了放弃这次机会。

据悉,阿里曾两次接触联想,而在第二次接触时,阿里的商业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不过当时的投资门槛较高,联想最终未能出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联想在公司层面未对阿里进行投资,但一些高管个人手中持有阿里极少量的股份,具体的投资细节外界并不知晓。

2、腾讯在BAT中的失误

在2004年前后,腾讯的马化腾曾有机会投资淘宝,获取15%的股份,但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原因有两个:一是马化腾未能看懂C2C模式,二是他认为投资比例太小,想要的话应该占据5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13年3月22日,马化腾和马云等人参加了华夏同学会的第20次会议,马化腾也提起了这段往事。

未能投资淘宝后,马化腾尝试自己创办拍拍网,但这个项目最终未能成功,最后被以打包方式出售给京东。

如果马化腾当时进行了投资,如今还需要为C2C市场的竞争而感到焦虑吗?

Tags: 联想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