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腾讯 >
鲍春雷:微信平台一年为4600万就业岗位铺路 中西部及年轻人是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13:46:22 腾讯 人已围观
简介9日,在澎湃新闻与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数字互联、价值共生”科技向善创新周·数字原野论坛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讨论了“数字时代”的...
9日,在澎湃新闻与腾讯联合举办的“数字互联、价值共生”科技向善创新周·数字原野论坛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讨论了“数字时代的就业转型”议题。他指出,尽管我们对数字技术发展对就业的潜在影响表示担忧,但实际情况是数字技术促进了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微信为例,数字平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多种新型就业形式,数字技术的持续进步实际上为欠发达地区、普通工作者,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
鲍春雷在论坛中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逐渐成为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尽管数字经济展示出美好的未来前景,我们仍然担心数字技术的发展会否引发大规模失业。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他表示,技术发展并未明显抑制就业,反而从中长期来看,技术的变革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转变。
他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确实会使部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被数码产品所取代,然而,除了替代效应外,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创造效应也显而易见。今年,研究院公布了18种新职业,其中包括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等新兴职业,这些岗位都是数字技术与农业等领域融合后新形成的,如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许多数字平台应运而生,数字技术的赋能降低了劳动者在数字平台上从事就业和创业的门槛,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显示,仅2021年,通过微信的公众号、视频号和小程序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4600万个,表明数字平台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鲍春雷提到,数字技术的演进与以往技术革命的重要区别在于,除了破坏性之外,岗位变化的更多体现是融合作用和转型,许多新型就业形式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结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显示,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就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这意味着欠发达地区在数字技术发展中收获了显著的利益。根据腾讯微信的调查,视频号从业者在一、二线城市的比例较低,超过40%的从业者在农村工作,这表明数字技术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机会,许多农户通过网络销售、直播和网络营销形成了众多“网红村”,帮助当地居民实现脱贫和增收,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鲍春雷在演讲中强调,数字技术并非单纯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反之,由于数字化赋能,就业的包容性可能更强。微信生态的调查显示,数字就业岗位的从业者并不主要是高学历群体,相反,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较高,60%以上的视频号从业者为低学历人群。
Tags: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