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腾讯 >

腾讯觅影的结肠癌人工智能成功获准上市 促进早期筛查技术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2日 09:47:58 腾讯 人已围观

简介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腾讯觅影的“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批上市。这是一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医疗器械,旨在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

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腾讯觅影的“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得上市批准。这一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查的AI辅助检测产品,有助于提高息肉的发现率,帮助临床医生更精准有效地识别结肠息肉,从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人工智能实时辅助医生进行提醒

早在2018年,腾讯觅影便与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展开合作,推动AI技术在结肠肿瘤筛查中的应用。该项研究依托于国家消化病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研究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领导,副主任柏愚教授负责实施,联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共同参与。

该“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与结肠镜检查配合使用,从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输出的视频流中获取信号,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实时标记可疑息肉的位置,以提醒医生关注疑似病变。

根据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中心医院的临床试验结果,与传统结直肠镜检查相比,在“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的辅助下,检查的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

根据GLOBOCAN2020的数据,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量从2015年的38.8万增至2020年的55.5万,预计到2040年,新发及死亡病例将几乎翻倍。

结肠镜检查的腺瘤检出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技术水平、医师疲劳程度及警觉性等,同时也与个体间差异密切相关。肠镜检查的复杂性与侵入性使得患者的接受度及依从性降低,而地区经济差异也造成医疗资源不足,从而影响筛查质量。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内窥镜辅助检测技术能够协助医生精准、及时、一致地识别病灶,减少漏诊,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基层医疗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腾讯觅影作为医学影像领域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的创建者,参与了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这是国内首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李兆申院士作为专委会主任指出:“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汇聚业内专家,推动医学AI的规范化发展,验证其临床实际价值。”

2020年,腾讯觅影成功推动FG AI4H“内窥镜”应用工作组的成立,由伍健荣博士担任组长,此举标志着腾讯专家首次参与国际电联标准化工作组。经过五年的发展,在与上海长海医院等重要机构的积极合作下,腾讯觅影的结肠AI方案得到了稳步发展。

该系统利用腾讯多年来积累的视频解析和影像分析技术,帮助内镜医生绘制消化道的“隐秘地图”,精确定位息肉。同时,通过多家医院的联合和合作,提升了影像标注的质量,解决了国内下消化道AI辅助诊断系统在有效训练数据和统一标准缺乏方面的瓶颈。

Tags: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