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品牌 > 腾讯 >
35岁科学家面临焦虑:寻求公平与机会的平衡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8日 17:55:30 腾讯 人已围观
简介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对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的需求加大。中科院院士、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强调,需特别关注青年科学家,积极选拔和培养他们,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迈向新阶段,对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强调,“我们特别应该关注从年轻科学家中发掘和培养科技的领军人才。”
这是在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科学家们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9月28日,该跨学科交流活动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及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著名科学家如韩启德、窦贤康、潘建伟、施一公、姚期智、沈向洋、Brian Kobilka、谢晓亮等以及近500名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得主、年轻科学家和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前沿及科技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
“以科学的精神看待科学的选拔”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基于两年多来的研究,介绍了他所整理的报告《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几点思考》,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潘建伟、施一公展开了关于“如何为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更优条件”的讨论。
韩启德指出,目前我国的科研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青年科学家成为科技领军人才的问题。例如,“35岁焦虑”虽然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也反映出当前的评价体系、成果归属和资源分配机制仍需优化。
对此,他建议,要清晰界定有组织的研究,完善科技战略规划;在重大科研项目中,设定青年科学家参与的比例;提供更多展现青年科学家才能的机会;明确科研成果归属,确保无实质贡献者不得列入论文作者及获奖成员,并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减轻其非科研方面的负担。
韩启德也对阻碍青年科学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疑问,并请窦贤康、潘建伟和施一公发表看法。
潘建伟认为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获得资金支持的年轻科学家思路往往会较为分散,急于拓展更多方向。其次,老一辈科学家未能完全放心地将领先地位交给优秀的年轻人,正如奥本海默在曼哈顿工程时只有39岁。
施一公分享了他自己的经验,指出年轻科学家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科研经费的申请、科技评价机制以及自身学术方向的选择。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追求经费与发表论文之间经常感到两难,他在评价体系中“成功”但仍有遗憾。因此,在成为高校管理者后,他时常鼓励年轻科学家:“做你最想研究的事情”。
窦贤康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在努力“显著提高优秀青年基金的额度和数量,以便为年轻人提供更广泛的机会。”
潘建伟进一步补充道:“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土壤至关重要,比如松茸需要在云南的森林中生长,青年人才的成长也需要良好的环境,以便他们可以全神贯注地进行研究。”
Tags: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