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汽车快讯 > 蔚来 >

国产电动车:走出去简单 盈利却不易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0日 19:54:17 蔚来 人已围观

简介在全球疫情不断反复的情况下,尽管许多行业面临下滑危机,新能源汽车行业却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同时,新能源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全球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许多行业正在经历下滑的艰难局面,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却展现出强大的活力。更为关键的是,在国内众多新能源品牌竞争激烈的时期,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纷纷扬帆出海,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新格局。

在今年5月,蔚来发布了其“挪威战略”,正式开启了进军欧洲市场的步伐;同月,比亚迪与挪威代理商RSA达成合作,推出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唐EV车型,这是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首次亮相。

到了9月,长城汽车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针对欧洲市场的战略规划,宣布全面布局欧洲市场,并计划在当地建立研发和生产中心。

在它们之前,上汽名爵、大通,以及新兴的电动车制造商如小鹏、爱驰、威马等,早已先行一步,陆续进入欧洲,为自己的品牌争取市场份额。

显然,当如此多的新能源车企选择出海时,关于中国制造如何在海外取得成功的戏码才刚刚开始。

一、国内汽车品牌迎来海外机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CleanTechnica的统计,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共销售近650万辆,同比增长了108%。

进入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422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66.38%。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达到943.1万辆,同比增长41.8%。

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规模显著提升。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仅为7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到2021年,这一数字增至31万辆,增幅接近304.6%。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到2022年初的八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出口已达到34万辆,同比增长了97.4%。

业界人士指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而今年,这一市场份额无疑还将进一步增长。

尽管全球已在碳中和与碳达峰方面达成共识,但为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态势给人以突飞猛进之感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欧洲新能源市场的迅速扩张以及当地车企之间的竞争分歧。

在欧盟内部,对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决心可谓坚定不移。

2022年6月,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通过了一份报告,明确提出了两项要求:

1、从2035年起停止在欧盟销售包括混动在内的所有燃油车;2、到2030年,欧盟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1年降低55%,到2035年实现100%减排。

随着政策的收紧,欧洲各国相应地开始实施各种新政策。

例如,今年6月,英国政府决定停止对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新购用户的1500英镑补贴,将这些资金转用于支持新型电动出租车、摩托车、小型货车等的补贴。

Tags: 蔚来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