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硬件测评 > CPU测评 >
传奇美食对决——Merom与Yonah的扣肉之争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5日 12:15:00 CPU测评 人已围观
简介传统桌面级处理器市场上,用户一直依据真实时钟频率来评估处理器性能。自处理器诞生以来,时钟频率成为衡量性能的重要标准,使得各大厂商在设计微架构时高度重视该指标。随着...
[Core微架构的历史背景]
自处理器问世以来,传统桌面级处理器市场上,用户通常依据处理器的实际时钟频率来评判其性能。这一时钟频率论的观点延续至今。Intel洞察到用户对更高时钟频率的追求,因而在2000年推出了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Pentium 4处理器,朝着实现高时钟频率的目标大踏步迈进。Pentium 4处理器的20级极长流水线设计,使得其具备前所未有的频率提升潜力。
然而,与AMD于三年后推出的K8架构进行比较后,许多人得出Netburst架构虽然频率高但效率低的结论,尤其是近两年Intel的Netburst架构在与AMD K8的竞争中表现疲软。(例如,2GHz的赛扬处理器在运行一百万位的Super Pi时耗时2分50秒,而同样频率的低端闪龙处理器却只需50秒即可完成测试,这种差距尤为明显)。
因此,Intel迫切渴望推出一种高性能的新架构,以遏制AMD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AMD凭借其出色的K8架构,接连在旗舰产品上战胜Intel,甚至连一些低端的Sempron处理器在大多数测试中也能击败与其性能评级相当的Pentium 4,这让Intel相当尴尬。AMD还不断对外宣称将与Intel展开性能对决,而Intel则从未敢于应战。这一局面使得AMD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历史新高,在桌面平台上迅速突破四分之一,而在服务器市场上更是达到了50%(实际上,Intel的市场份额主要依赖于OEM厂商的支持,在美国DIY桌面市场中,AMD的销售份额也超过了50%)。这一切使得Intel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难以维持处理器巨头的形象。
尽管NetBurst在刚推出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果(当时AMD的K7无法与Pentium 4抗衡),但Intel依然过于依赖提升处理器主频来对抗其愈发不足的性能(自K8发布后Pentium 4的颓势愈加明显)。Intel对其芯片制造技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能够实现持续的技术进步,使时钟频率及性能持续提升(若Intel的预测成真,或许这些年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将是不同的局面,至少不会如此窘迫)。当Intel推出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Prescott处理器时,其流水线长度被提升到31级,以寻求时钟频率的进一步提高。然而,基于90nm制造工艺的Prescott核心正式上市后,其巨大的功耗和散热问题显露无遗,而且性能提升效果也不理想。预定推出的高端Pentium 4 580更是面临难产,而之后以NetBurst架构为基础的5GHz的Tejas和6GHz的Nehalem项目则均未能问世。NetBurst微架构的桌面处理器从此成为高频低能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AMD处理器采用PR值标示性能之后,这种局面愈发明显(例如1.8GHz的Athlon64 3000+被称作相当于P4 3.0GHz的性能)。

但是Intel的移动平台Dothan处理器在功耗和性能方面表现出色。由于Dothan是基于奔腾3处理器架构的改进版,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认为,功耗和性能问题主要是NetBurst微架构设计上的局限所致。与此同时,竞争对手AMD的K8处理器在性能和功耗方面也表现优异,正在全方位侵蚀Intel的市场份额。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Intel被迫放弃原计划长时间坚持的NetBurst架构,转而开发一种兼具高性能和低功耗的新架构,而Core微架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Tags: 快讯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AMD桌面六核Thuban提前体验:惊艳瞬间解析
AMD和Intel的六核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已经销售一段时间,预计明年将进入桌面市...《实测:龙之战争第二部与Phenom II X3 72
AMD于1月8日在CES发布了Dragon平台和Phenom II X4处理器,首发包括AM2+接口的940黑盒版...Phenom II X6 1055T六核性能测试与超频评估
AMD发布了首批两款Phenom II X6系列六核心桌面处理器,其中高端型号X6 1090T备受关...强劲性能解析:45纳米E5200评测报告
45nm奔腾双核是Intel在中低端CPU市场的重要产品。随着制程工艺的转型,从65nm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