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推荐

相关阅读

快讯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汽车快讯 > 特斯拉 >

特斯拉持续降价:新兴汽车制造商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4日 11:02:04 特斯拉 人已围观

简介特斯拉与薇娅的首次直播原定于4月21日,但因故延期。这一直播计划反映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紧迫感,显示其希望通过新的营销方式提升销量。此前,特斯拉在市场表现上面临挑战,...

4月21日,特斯拉与薇娅的首次直播活动被迫推迟。无论内部交涉发生了什么,特斯拉选择直播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其渴望突破现状,希望在中国市场上实现销量增长。

在此之前,特斯拉主要依赖于“价格”这一刺激手段,而在此方面,特斯拉可谓是非常激进。

特斯拉创造了一个“五小时”的纪录。2018年5月,国家财政部宣布自7月1日起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关税下调。在政策出台后的五个小时内,特斯拉迅速制定了调整方案,并通知了中国所有的销售渠道。

当媒体称赞特斯拉在“直销模式”下的高效反应时,特斯拉则在中国市场上充分利用了这种快速反应的优势。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特斯拉Model 3脱离“产能地狱”以来,其在中国的官方价格共计调整了十次以上。

虽然价格变化受到了汇率、关税、购置税、生产能力、供应链及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也为特斯拉带来了新的“口碑危机”——在调价前购买的用户成为了“韭菜”,而调价后购车的顾客则被称为“真香用户”。


国产特斯拉 Model 3 与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 | 特斯拉官方

在价格方面,特斯拉的采取了强硬的态度。通过快速将额外的利润以“返利”的形式回馈给消费者,在其竞争对手面前,这无疑是锋利的武器。然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特斯拉似乎在这方面缺乏一点“情感上的考虑”。

对于快速发展的电池技术,各新兴电动车企业无不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中国的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曾因过快迭代导致老用户的不满,而蔚来在推出第二款车型时则因性价比提升而失去了部分老用户的欢呼声。

过去一年多,特斯拉在中国似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快速反应”价格策略,有用户戏称“买特斯拉如同投资股市”,这在汽车行业中尚属首次。相比之下,中国的新电动车企业的定价策略则显得迥然不同。

在特斯拉与新兴电车企业之间,它们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价格策略”,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其背后的逻辑却大相径庭。

特斯拉的“闪电调价”逻辑

在Model 3正式交付之前,特斯拉已经积累超过45万辆的订单。这既是信心的体现,也反映了特斯拉的焦虑——当其走出产能困境时,这些订单在未来一年或两年内是否依然存在?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Model 3的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差距,特斯拉在加强销售力量与降低成本,转向线上营销之间的选择似乎有所摇摆。

直到特斯拉面临资金压力,马斯克才选择了更为激进的“在线策略”。2019年3月,特斯拉需要偿还92亿美元到期债务,被迫推出了削减成本的计划,在抵押房产并裁员约7%后,马斯克宣布将销售活动转向线上,并计划逐步关闭378家实体店(最终只关闭了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销售团队数量,节省运营费用,预计能降低约6%的管理成本,从而使得特斯拉能够承担3.5万美元版本的Model 3的交付。

Tags: Model 3  特斯拉